您现在的位置是:热搜聚焦网 > 心理
[易观两会]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力度空前(五)
热搜聚焦网2025-04-04 21:55:50【心理】86人已围观
简介
“这次的高考改革,动的可不仅仅是高考的考试方式。”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称,社会大众对于这次高考改革的高度关注,某种程度上可能过于局限于具体的高考科目改革——实际上,这次高考科目的改革,只是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小部
“这次的高考改革,动的可不仅仅是高考的考试方式。”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称,社会大众对于这次高考改革的高度关注,某种程度上可能过于局限于具体的高考科目改革——实际上,这次高考科目的改革,只是整个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小部分。
整个考试招生制度基本确立并付诸实施或到2020年3、虽然高考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还未公布,但从一些地方和高校已经启动的改革试点中,或可依稀窥见未来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雏形。全面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高校在招生时实施“双向选择,多元录取”,不仅中学面临教学管理上的诸多挑战,大学面临的挑战似乎也不轻。杨东平:到目前为止,学业考成绩采取何种计分方式纳入高考,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根据“三年早知道”的原则,从今年开始,有条件的省份开始推进一些综合或专项改革试点,到2017年总结经验、推广实施,那么整个考试招生制度基本确立并付诸实施就要到2020年。但实际上,早在今年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启动试点,探索在高校招生时纳入学业考成绩。有些做法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江苏的一些“985”高校在招生时就已经在实施“门槛制”,即要求报考学生的学业考选择科目和必测科目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A等。每所学校公布招生简章时,都会提出具体的“门槛”要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今后高校在招生时,不同的院系专业可以选取不同的学科、设定不同的成绩等第。比如,报考数学系的学生,学业考的数学科目应为A等。而大学化学系在招生时,也可自行调配需要参考的学业考科目和成绩。假如大学在招生时能做到院系“总动员”,不同的学校院系有不同的选才标准,那么不仅大学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学生的选择面其实也扩大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选择适合的专业。大家知道,国外大学录取学生的过程往往很长,不像国内高校本科招录,现在按分数从高到低、机器录取的方式,半天就可以解决问题。对国内高校来说,这样做是最简单方便的,且没有争议。但今后如实行双向选择、多次录取的制度,要综合高中学业考、高考甚至高校面试的成绩,还要组织高校各院系参与、按学院和学科招生,录取过程可能长达数月。再加上要落实信息公开和问责制,高校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根据这一次的政策设计,今后,高校招生录取的权力将从招生处转移到以教授为主的招生工作委员会,而招生处只是服务和执行机构——这也是实现阳光招生的制度前提。要通过权力的转移、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文汇报:我们注意到,国内这两年出现了不少新创办的大学。在上海,就有上海纽约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这些学校在招生上的做法跟传统的、体制内的大学有很不同的地方,甚至有些招生理念和做法看上去比国内名校的自主招生还要更先进一些。您怎么评价这些学校的招生举措?杨东平:我也在关注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在招生上的一些做法,应该说,和未来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比较一致的。比如,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往往要求学生先提交申请,提供个人材料。大学会结合这些报考学生的高中成绩、学业考成绩以及综合表现,邀请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园开放日,由大学面试官对其做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报考的学生必须参加高考,而学校最终会综合高考成绩以及先期在校园开放日的表现择优录取。和传统高校录取唯分数论的方式不同,这些学校的招生录取被称为“三位一体”模式:即综合高考、高中学业水平和社会表现、高校面试三个评价。目前浙江的部分高校也在尝试这种招生录取模式。
本文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1
2
3
4
5
6
很赞哦!(97)
上一篇: 今年有个怪现象,灌香肠腌腊肉的少了,这是为啥?5个原因太现实
下一篇: 易